我不是一个吃货,但有一个让我既爱又恨的美味,那就是湖南的辣椒。我的童年生活在湖南娄底,江南长大的父母大学毕业后来到这个当时全世界锑矿储量第一的娄底冷水江市。我们开启了一个家庭的吃辣子生涯。
湖南的辣椒,是一种尖头辣椒,不是江南多吃的灯笼辣椒。它可以用来小炒肉,也可以演绎辣子鸡,色泽鲜红,让人垂涎欲滴。家里没肉的时候,甚至可以纯辣椒清炒一盘,初次吃的人,定会辣的满头大汗,辣的淋漓尽致,最后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辣椒,从味觉上,我是喜欢的,但从某种角度上,却是让我有些恨的。或许因为年幼时期对辣椒的爱吃与多吃,个性上留下太多辣子个性——直率与刚猛。长大以后,在需要圆滑世故的社会上,一直都吃亏不少,想要有所改变,但却无法改变。看来那些恨,不是恨辣椒,是恨自己。但是又如何呢?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他的历程。人,还是活得任性一些,我继续吃我的辣子。一路走来,遇到许多真性情的师长与兄弟,不管他们爱不爱吃辣子,他们以诚相待,容忍着我这个蛮子的缺点。这份情,记在心里!
这种辣椒,是让我一辈子都爱的,它承载着我深厚的情感。辣椒拉近了两个地域的距离。父母一直把湖南当作第二故乡,回到无锡三十年,每逢周末到父母家吃饭,父亲必备一盘有辣椒的菜,不光他爱吃,也让我重温他亲自做的湘菜。每到这个时候,父母与我们兄妹就会回忆那些猪油拌饭外加一盘炒尖椒的日子。回忆的同时,也会开始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忆苦思甜的传承。或许他们听不明白,那段岁月,于他们,只是一段故事,而于我和我的父母,却是切身的经历,永远的幸福记忆!
湖南的辣椒,是一种文化,是湘人文化的一部分。爱吃辣椒的湖南人,是我最愿意相处的朋友。他们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有真性情,敢于担当;能吃得苦霸的蛮,是“匪”与“义”的完美结合体。古人云“湘人在中国不亡”,近代史就是例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曾国藩与湘军,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与党早期的一批批湘籍先烈。虽然中华民族每个地方都有优秀的人才,但或许是因为吃了多年的湖南辣椒,让我此生无法割舍这样的恋湘情结!
湖南的辣椒,是一种味道,串联起我的童年与成长、我的故乡与乡情和我的坚忍与信念。舌尖上,内心里,它更是一种情怀。